2025 两会提案立案:多部委携手推进干细胞产业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
2025-03-11
外泌体是最小的细胞外囊泡(EV),其直径范围为 30-100 nm,来源于内体。外泌体具有与细胞相似的表面形态。这些小小的外泌体并不简单,它们携带着各种生物分子——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可充当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通道,这使得外泌体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药物输送载体。
在药物递送载体应用方向,外泌体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与有机体组织的高相容性,低毒性,半衰期长,非免疫原性和对各种细胞的靶向性好等。
目前,开发人员对外泌体的表面进行多种工程化修饰,使其具有高度的靶向特异性。在 Tian 等人的一项研究中,在老鼠模型中,(cRGDyK)肽与外泌体偶联以用于缺血性脑损伤的靶向治疗,该研究为设计工程化修饰的外泌体特异性靶向缺血性脑病变区域提供了一种策略。在 Warren MR 等人一项研究中,通过添加 PEG 的亲水表面涂层,增强了牛乳源外泌体负载 siRNA 的能力,且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化外泌体在酸性胃肠环境中表现出更好的穿透性和稳定性。有研究显示,经工程化修饰的外泌体可比正常细胞更倾向于在癌组织中积累,这使得外泌体成为用作抗癌药物载体的首选。Gomari 等人表明,基因工程修饰后可靶向 HER2 的外泌体优先被乳腺癌(HER2+)细胞吸收。另一方面,非靶向 HER2 的外泌体与 HER2 + 细胞的结合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乳源性外泌体(mExosomes)是十分经济和非常有前途的药物输送系统之一,牛奶是一种易于且可以大量获取的原料。一项研究显示,包裹姜黄素的 mExosomes 表现出相对增强的抗炎和抗肿瘤活性。这项研究还表明,含有姜黄素的 mExosomes 比游离姜黄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免责说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原文作者见标题下方作者栏显示,本文仅作知识交流与分享及科普目的,不涉及商业宣传,深创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