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两会提案立案:多部委携手推进干细胞产业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
2025-03-11
2025年3月11日
在2025年全国两会的热议中,一项关于干细胞药物研发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由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提交的提案—— 《关于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提案》,不仅被正式立案,还由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卫健委、商务部等多部委联合办理。
该提案重点围绕干细胞治疗、基因疗法等前沿领域提出建议,包括加强产业政策供给、深化国际合作、优化资金投入等。
2025年是丁列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三年,去年,他的提案《关于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提案》被正式立案,获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卫健委、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办理并正式立案,2025年提案是对前期建议的深化和延续。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举办期间,丁列明委员指出,当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为医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DeepSeek等AI大模型所展现出的颠覆性潜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新药发现的进程。AI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新药研发的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还有效缩短了新药上市的周期。然而,丁列明委员也清醒地认识到,从实验室研究到实际临床应用,AI技术仍需经历大量的验证和优化过程。
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人物,他表示,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企业在创新投入、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同时,新药研发的高成本、高风险、长周期特性,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因此,丁列明委员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特别强调了如何更好地激发企业在医药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为了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丁列明委员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首先,完善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丁列明委员认为,合理的价格机制是推动创新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加强对创新药价格的监管,确保新药价格既能反映其研发成本和市场价值,又能为患者所接受。同时,通过价格谈判、医保支付等方式,降低患者用药负担,提高新药的可及性。
其次,探索建立多元医保支付体系。丁列明委员指出,医保支付体系的完善对于促进新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加大对医保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药支付,形成政府、企业、商业保险机构共同分担的新药支付机制。同时,通过优化医保目录调整机制,加快新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进程。
再者,专项支持干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的协同创新。丁列明委员强调,干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代表着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设创新平台等方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
此外,增进政府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协作,合力支持创新药发展。丁列明委员认为,政府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协作对于推动创新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引导基金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其投向具有创新潜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同时,鼓励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参与新药研发和投资,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新药发展的良好局面。
最后,鼓励企业并购,优化产业结构。丁列明委员指出,企业并购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具有创新潜力的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快速成长。同时,加强对并购活动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并购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让更多优质创新药能加速上市
对于新的一年的履职规划,丁列明计划着重关注两个主要方向。首先是积极建言献策。
鉴于创新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他持续关注如何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他打算发挥贝达药业在产业链生态圈中的主导作用,密切关注前沿创新药物的发展,加大调研力度,就全链条支持政策提出更多建议。
其次, 丁列明强调要强化企业在医药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他认为企业是创新的核心力量。在未来,他将带领团队持续投入研发,开发更多老百姓用得起的放心好药,同时推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让更多优质创新药能够加速上市,真正惠及广大患者。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1rFx979iv3F4UinlNVDo-Q
免责说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原文作者见标题下方作者栏显示,本文仅作知识交流与分享及科普目的,不涉及商业宣传,深创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进行删除。